2010年5月6日 星期四

焦點解決教育

焦點解決教育讀後感-
過去的傳統教育方式,可能過多的焦點放在問題討論解釋。這本書提出一種新的思維,認為不需要去探究問題發生的原因,因為那太複雜了,探究到最後的結果,非但解決不了原有的問題,反而會發掘出新的問題。
這本書所提的觀念,和秋美老師之前分享的觀功念恩的理念很雷同。強調正面的思考力量,自然會給學生暗示,暗示學生做得到;學生可以從教師給他的語言中得到提示。當學生發生了偏差的行為,我們要去看見他做到的部分,並且鼓勵他多做一些。因為他做不到的部分,我們再去責怪他,也不會有效果。在這一方面的論點,我是相當同意的。我也覺得去責備一個學生的無心之過,或實在做不到的事,並無法導正他的行為。
但同時我也不禁懷疑這一套系統,是不是有它的盲點。一、如果只注重於行為的解決,不去探究造成問題的原因,也許真能將孩子的偏差行為導正,但原因還在,是否只是解決表面的問題,而無法避免問題再發生。二、在現實的情境中,不一定允許教師以焦點解決來教導學生。當我們看到孩子在踹門,書中的解決方式是,問他「有什麼需要我幫忙的嗎?Anders!你要找誰阿?」或是孩子僅將外套掛好,卻沒有將鞋子放在掛勾下,教師會說「做得好,Bertil,你把外套掛在掛勾上了」。這些例子也許做後會收到效果,導正學生的行為。但我心裡會擔心當下不處理這些偏差行為,校長、家長、主任、其他班級教師經過時,會認為我是不適任教師,學生已經在踹門了,我還問他要找誰?需不需要我幫忙?
文中提到很多教育學的技巧,是屬於說話的技巧。在看完這本書的這一兩天,我嘗試在班級中,盡量不使用『不行』、『不要』、『不可以』等詞彙,不過真是徹底失敗,看來還真的需要長時間的練習,等一下我們就來練習看看吧。試試以創意問句,評量問句,未來導向問句,奇蹟問句,來解決學生所遇到的問題。
希望教師能不吝分享,各位教師在班級中所遇到的情境,我們可以怎麼用書中學到的技巧來解決。
如果教師一時想不到學生面臨的問題,我們可以去試想我這幾天所遭遇到的問題,可以如何使用焦點解決教育。一、學生掃具總是亂放,無法放回原位。二、帶學生去大賣場購物,有一位同學拿起保特瓶汽水上下搖動,當下我們如果不說「你不可以這麼做」,我們還可以怎麼說?三、學生說他忘記帶作業到學校,但已經有過兩三次這樣的記錄。

沒有留言: